马英九及王金平:出书争千秋
文:黄汉伟
近10年来的新春,我都会上视频听听华人世界里的领导人的新春贺岁录影。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及马英九总统的新春致辞。习主席四平八稳具大气的谈话及马总统以中文,多个方言及原住民语贺岁,这两人的新年谈话展现了当代华人世界里领导人的高度。
所以当小马哥出新书《八年执政回忆录》,我第一时间到吉隆坡买了一本。马英九是第一位台湾卸任总统出书,由他口述,作者萧旭岑书写他8年总统任期的回忆录。这本书绝对有其参考意义,让读者可了解身居高位者的决策广度、深度及其困难度。
素未谋面的网友陈先生得知我有阅读的习惯,也寄来了曾任17个年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的新书。这本书名叫《桥:走近王金平》,由王金平口述,作者是李静宜。
所以我在新年出席众多新春活动的空档中,看了这两本台湾领导人的传记。这两本书是2018年末及2019年初相隔一个月出版,抢先在台湾2020年总统选举战中出位,以文字来争夺历史发言权。
这两人一辈子都担任公职,展现了不同的从政生涯,从政哲学及风格。
马英九是法律人,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典范。他担任公职长达35年,在7个政府机关任职,担任2届8年总统(2008-2016)。由于总统只能连选得连任一次,所以马英九是担任总统任期届满而退下。
王金平亦任职公职长达30多年,1976年中选立委,是当年最年轻的立法委员。他在立法院一路从党团书记长到党政协调,最后坐上立法院院长宝座长达17年 (1999-2016)。由于民进党在2016年控制了立法院多数议席,他才从立法院院长一职退下。
两人都是一生公职,退而不休。这有别于欧美政治人物退而则休的传统,欧美人生活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,退下来后何必还一直惦念当年的光辉岁月。反观马王两人都有中国士大夫的忧患意识,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精神。
马英九的书写出了运筹决策,千金之重。他当年哈佛法学院的博士海洋法论文其中一个主题”钓鱼台海域画界”的研究,意想不到有一天他也需在钓鱼台的冲突中以总统的身份拍板决策。他在学生时代多篇国际法的文章包括1980年写的《从国际法观点看中菲渔业纠纷》一文也在后来他任总统时用上了,于2015年与菲律宾签署《台菲渔业执法合作协定》。他是用了一辈子的学习努力来准备做总统。
总统亦主管国际外交。马英九卸任时,民众支持度不理想。但新总统上任后,国际外交节节败退,经济不见起色,多项新政策出台后受到民众反弹。人们又开始怀念马总统了。
马英九在国际外交上表现超越其前任及现任总统。马英九-习近平的马习会是两岸领导人数十年的首次会面,谌称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相比之下,大家可看看习近平主席如何会见香港特首及澳门特首的照片。一图胜千言,那是主席上司会见特首下属的格式。马习会可是平起平坐的见面。
马英九的书写告诉了大家无须强求终身任职,适时优美的下台是令人感动。2年后当继任者被各项工作政策弄的焦头烂额时,马英九再以过来人的身份突出自己的政绩,以谦卑的方式交待当年的决定及不足之处。
就把一切放在时空中,用文字让后人自行判断优劣,千秋自有判断。诚如书中所说:“历史浪潮退了之后,方才知道谁留的更久。”
王金平的书及马王之纷争,我下期再写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